“Gate 交易所国内有法律案例吗” 的疑问,指向虚拟货币交易平台在境内的法律风险边界。尽管 Gate 交易所(曾用名 “比特儿”,俗称 “芝麻开门”)未直接因平台运营被刑事立案,但其 2019 年主导的 CNNS 代币 IEO 项目引发的投资者维权事件,已成为揭示此类平台非法属性的典型法律参照,暴露了参与其相关活动的多重法律代价。
这起标志性案例的核心是虚假宣传与非法金融活动的交织。2019 年 4 月,Gate 交易所将 CNNS 列为首个 IEO 项目,宣称其与资讯平台币世界深度合作,核心团队均来自币世界核心管理层。币世界通过 APP 进行 “上线即涨数十倍” 的洗脑式宣传,诱导大量投资者在 Gate 交易所开户交易,投入资金从 2 万元到 50 万元不等。然而上线后 CNNS 价格断崖式下跌,3 天内跌幅超 80%,多数投资者血本无归,仅周峰等核心维权者的直接损失就达 8 万至 30 万元不等。
维权过程直接印证了交易的非法性与法律救济的困境。事发后百余位投资者聚集币世界北京办事处维权,先后三次报警,警方虽多次出警协调,但因虚拟货币交易不受法律保护,无法通过刑事立案追讨损失。投资者试图通过民事起诉维权,却因 Gate 交易所通过海外注册规避监管,且我国 2017 年已明令禁止 ICO 及变相 ICO(IEO 本质属变相 ICO),法院最终未支持其赔偿诉求。上海嘉之会律师事务所律师明确指出,Gate 交易所作为项目背书方,对虚假宣传需承担连带责任,但因交易本身非法,投资者难以获得法律救济。
该案例更成为监管部门定性同类行为的重要依据。北京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明确表示,“只要在国内发行、销售、交易虚拟币就是违法,交易所引诱投资者投资均属违法”。尽管 Gate 交易所在 2021 年宣布屏蔽中国大陆地区访问、下架境内应用市场,但此案已证明,其此前通过 IEO 向境内用户提供服务的行为,已涉嫌非法发售代币票券、非法集资等违法活动。
此案的法律启示尤为明确:即便 Gate 交易所未直接被定罪,其主导的 IEO 项目引发的纠纷已充分说明,参与该平台交易的投资者无法获得法律保护,平台自身的运营模式也触碰了非法金融活动的红线。随着监管对虚拟货币 “零容忍” 态度的强化,此类案例已成为警示市场的活教材 —— 远离 Gate 交易所等非法平台,才是避免陷入法律纠纷与财产损失的唯一选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