莱特币和 BCH 哪个更值得购买?购买假象下的骗局与风险警示

“莱特币和 BCH 哪个更值得购买” 的追问,暴露了部分人对虚拟货币 “投资获利” 的侥幸心理。但对中国公众而言,这个问题本身就建立在错误认知之上 —— 无论是莱特币还是 BCH(比特币现金),本质都是无真实价值支撑的虚拟货币,均为诈骗分子的诱骗工具与非法交易的载体。我国早已明确虚拟货币交易属非法金融活动,纠结 “哪个更值得购买” 只会陷入投机陷阱,面临财产清零与法律追责的双重危机。

首先要认清:莱特币与 BCH 均无任何购买价值,所谓 “投资优势” 全是炒作话术。莱特币虽以 “交易速度快” 为噱头,却无实际商业应用场景,价格涨跌全靠资金炒作;BCH 作为比特币分叉产物,宣称的 “扩容优势” 从未落地,其价值完全依附于加密货币市场的虚假繁荣。二者所谓的 “投资价值”,不过是诈骗分子的话术:2024 年宁波市民 B 先生就被诱导下载虚假 “莱特币” APP,骗子以 “莱特币反弹潜力强于 BCH” 为由劝其购买,最终资金无法提现,沦为诈骗受害者。即便不遇直接诈骗,也难逃价格操纵:2024 年某境外平台先拉涨 BCH 制造 “更值得购买” 的假象,吸引用户追高后集中抛售,导致价格单日暴跌 40%,跟风者本金尽失。

更危险的是,“购买选择” 的讨论常被包装成诈骗或传销陷阱。骗子利用公众对币种差异的认知盲区,编造 “BCH 市值高更稳健”“莱特币门槛低易翻倍” 等虚假论调,诱导用户入金。2025 年北京警方查处的传销案中,骗子就以 “BCH 更值得长期持有” 为诱饵,要求受害者认购币种并发展下线,2500 余人被骗 200 多万元,涉案人员最终因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获刑。甚至有团伙以 “挖莱特币更划算” 为噱头,通过 “交押金挂机挖币” 的模式敛财,本质仍是传销骗局,受害者交完押金后便被拉黑。

最致命的是,无论选择购买哪种币种,都已明确触碰法律红线。我国 2021 年十部委通知明确,虚拟货币兑换、交易等业务均属非法金融活动,境外平台向境内提供服务同样违法。司法实践中,相关追责案例屡见不鲜:2024 年湖北广水警方查处的案件中,7 人因通过虚拟货币平台进行支付结算业务,以非法经营罪被判刑,涉案资金达 1.5 亿余元;即使用户仅为 “投资” 购买,也可能卷入犯罪 ——2025 年最高法公布的典型案例中,有人因购买虚拟货币参与非法换汇,最终以非法经营罪获刑 13 年 6 个月。这些案例印证:购买莱特币或 BCH 的行为,早已脱离 “投资” 范畴,沦为违法犯罪的帮凶。

辨别此类陷阱无需纠结 “哪个更值得买”,只需把握两个核心认知:一是莱特币与 BCH 均无价值根基,“购买选择” 是骗局的开端;二是我国对虚拟货币的禁令覆盖全链条,从购买到持有均属违法。正如金融监管部门强调,虚拟货币不存在 “值得购买” 的品种,所有交易都是 “割韭菜” 的骗局。

综上,“莱特币和 BCH 哪个更值得购买” 是个非法场景下的伪命题。对公众而言,与其纠结购买选择,不如牢记监管底线:虚拟货币交易在我国无任何合法路径,远离所有虚拟货币,才是守护财产与法律安全的唯一选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