USDT 被骗几十万能立案吗?一文了解维权要点

在虚拟货币交易领域,USDT 作为广泛流通的稳定币,常被不法分子盯上,成为诈骗工具。若遭遇 USDT 被骗几十万元的情况,很多人急切关心能否立案,这需要从多方面分析。​

从法律层面看,虚拟货币交易在我国的监管政策较为严格。2017 年,中国人民银行等七部委发布《关于防范代币发行融资风险的公告》,明确指出代币发行融资本质上是未经批准非法公开融资的行为。2021 年,中国人民银行等十部门发布《关于进一步防范和处置虚拟货币交易炒作风险的通知》,强调虚拟货币相关业务活动属于非法金融活动。不过,尽管虚拟货币交易不受法律保护,但利用虚拟货币实施诈骗等犯罪行为,依旧触犯了刑法。例如,若诈骗分子以虚构的投资项目为诱饵,诱骗受害者投入 USDT,这种欺诈行为构成诈骗罪,满足立案条件。​

在实际案例中,不乏成功立案并侦破的情况。2024 年,甘肃省兰州市公安局安宁分局成功破获利用投资虚拟货币 USDT 洗钱诈骗系列案件,初查涉案资金达 3500 多万元。警方通过追踪虚拟货币流向,结合侦查手段,锁定犯罪嫌疑人,开展跨省抓捕,成功打击犯罪团伙。同年,百色田林县警方抓获以周某、徐某、朱某为首的 3 个取现团伙 10 名犯罪嫌疑人,该团伙通过诱骗吴女士将现金换成 USDT 币进行 “投资”,实施诈骗,吴女士被骗 40 万元。​

若不幸遭遇 USDT 诈骗,务必第一时间收集和保留相关证据。如与诈骗分子的聊天记录,其中涉及投资承诺、交易指示等关键信息;转账记录,明确显示 USDT 的转出地址、金额及时间;还有诈骗平台的相关信息,如网址、平台页面截图等。这些证据对警方立案侦查、追踪资金流向、锁定犯罪嫌疑人至关重要。​

USDT 被骗几十万元通常是可以立案的,因为诈骗行为本身违反刑法。但虚拟货币交易的复杂性和监管政策,可能给立案和追赃带来挑战。受害者要及时报警,积极配合警方调查,提供详实证据,以增加挽回损失的可能性。在虚拟货币交易中,应时刻保持警惕,不轻易相信高收益投资承诺,避免陷入诈骗陷阱。